传统模式下,司机手持 ETC 发票、人工缴费凭证分散提交,财务需逐张核对,易出现票据丢失、金额错漏,行业数据显示此类误差率可达 8%-12%。
部分司机为绕开高速费选择低效国道,或因路线规划不合理多走冤枉路,导致路桥费超支的同时,额外增加油耗与时间成本。
各地差异化的路桥费优惠(如节假日免费、特定车型折扣)难以及时同步,企业错失合理节费机会,年均隐性损失约占路桥费总支出的 5%-8%。
物流网点、货运市场周边车位紧张,司机临时寻找停车位导致怠速等待,既产生额外停车费,又延误配送时效,单次无效等待成本可达 50-200 元。
不同区域、不同时段的停车费差异显著(如市区白天 10-15 元 / 小时,郊区夜间 2-5 元 / 小时),缺乏统一核算标准,易出现 “虚报多报” 问题。
路边临时停车、小型停车场常开具手写票据,信息不全且易伪造,财务审核耗时,平均每张票据处理时间达 15-20 分钟。
企业自有停车场、合作网点空闲车位未统筹调度,外部车辆仍需支付高额临时停车费,造成资源浪费。
系统按 “运输订单 - 车辆 - 司机” 三维度自动归集路桥费,支持按线路(如 “北京 - 上海干线”“珠三角支线”)、车型(如重卡、轻卡)分类统计,生成可视化报表,财务对账效率提升 60% 以上。
TMS 内置全国路桥费优惠政策数据库,实时更新节假日免费时段、特定路段折扣信息,自动计算应享优惠金额,确保企业足额享受政策红利,节费效率提升 10%-15%。
TMS 结合配送订单时间、目的地,提前查询周边停车场空位信息(对接第三方停车平台数据),自动推荐性价比最高的停车点,减少临时找位时间,单次配送可节省停车相关成本 30%-40%。
系统录入合作停车场、常用停车区域的收费标准,生成 “区域 - 时段 - 车型” 三维收费矩阵,司机提交停车费申请时,TMS 自动校验金额合理性,异常费用(如超出标准 20% 以上)需上传佐证材料,遏制虚报行为。
对接支持电子发票的停车场系统,停车费支付完成后,电子发票自动同步至 TMS,关联对应运输订单,财务可直接下载归档,票据处理效率提升 70%,避免票据丢失风险。
TMS 搭建企业内部车位管理模块,实时显示自有 / 合作网点的车位空闲状态,调度就近车辆优先使用空闲车位,外部停车费支出可减少 25%-35%。
TMS 结合实时路况、路桥费标准、配送时效要求,生成 “成本最优” 或 “时效最优” 路线方案。例如,500 公里以上干线运输,系统对比高速与国道的 “路桥费 + 油耗 + 时间成本”,优先推荐综合成本最低路线,实测可降低路桥费支出 10%-15%。
企业通过 TMS 集中管控所有车辆 ETC 账户,设置单辆车、单订单的路桥费预算阈值,超预算时自动预警,同时分析 ETC 消费数据,识别高频通行路段,与高速运营方协商批量折扣,进一步压缩成本。
TMS 通过 “多单合并配送” 算法,将同区域、同方向的运输任务整合,减少车辆往返次数,降低总路桥费支出。例如,某区域 3 个分散订单合并后,路桥费可节省 20%-25%,同时提升车辆装载率。
TMS 根据配送计划设定 “允许停车时长”(如网点卸货 30 分钟、客户签收 20 分钟),超时停靠自动提醒司机,避免产生高额超时费,实测可减少超时停车费支出 40%-50%。
基于 TMS 统计的高频停车区域数据,企业与周边停车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,获取专属折扣(通常比临时停车优惠 20%-30%),并通过 TMS 将合作停车场信息推送给司机,引导优先使用。
针对市区白天高额停车费,TMS 在路线规划时,优先安排夜间抵达市区周边网点,利用夜间低费时段停靠,白天仅进行短途配送,单辆车每月可节省停车费 300-800 元。
通过 TMS 开放企业自有停车场空闲车位(如周末、夜间),供合作物流企业、社会车辆临时使用,收取合理停车费,变 “成本中心” 为 “收益点”,年均可创造额外收益 1-5 万元(按 5-10 个空闲车位计算)。
确保 TMS 与 ETC 系统、GPS 定位、停车平台、财务软件实现无缝对接,避免数据孤岛。例如,ETC 数据需实时同步至 TMS,与 GPS 轨迹、订单信息交叉验证,确保每笔路桥费都可追溯。
针对司机开展 TMS 操作培训(如移动端票据上传、车位预约流程),针对财务人员培训数据核对、报表分析方法,确保系统功能充分利用。行业案例显示,完善的培训可使 TMS 管控效果提升 30%-40%。